员工随笔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大经风采 > 员工随笔

打个电话[图文]

发布时间:2011-09-12 点击人数:244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        某个周末,和好友驾车去一个古镇游玩,在一个专门出售漂亮卡片和本子的小店挑拣,打算买些小卡片送人。偶然看到卡片上一对小猫,小黄猫坐在月牙上,握着红色电话,跟小灰猫通话,边上写着一句——“打电话给你就是想说声‘嗨’。”
       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,即使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,你也会给他/她去个电话?接通之后,寥寥数语就挂了,心里却很踏实。这样的感觉不止是情侣之间,父母之于儿女,亲戚之于亲戚,朋友之于朋友也是一样。
        小时候,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里,家里是没有电话的。每每要打电话,就要跑到门口传达室。拿起话筒,手指一圈一圈的拨着。接通之后,说找谁谁。然后,那边接电话的人就会大声的帮你把人喊来。一阵等待之后,你要找的人风风火火地拿起听筒跟你聊起来。时隔多年,想起那时候的情景,还会觉得有趣。
        后来,当每个家庭都开始有固定电话之后,大哥大、传呼机又成了炙手可热的稀罕物。“手拿大哥大,腰别BB机”就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。随时随地可打电话,原本需要去指定地方打电话的习惯一下被颠覆了。但大哥大、BB机的价格不够亲民,因此,多数人还是没机会一用。
        再后来就有了手机、小灵通。给亲友发短信、打电话,人人都可以操作。“有什么事打我电话。”成了人们沟通交际时的常用语。父亲说,他年轻的时候很是向往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”那样的生活。没想到现在一家子每个人手上都有电话。去年春节的时候,大舅整理全家的电话号码,印成小册子发给我们。他笑说:“咱们家这数量,够别人一个单位的了。”
        电话的发展给我们带了不少便利,不管距离多远,只要按个键,就能找到你。它成了人们沟通情感、传递信息的必要工具。对于留守在家的老人来说,更是至关重要的对外交流装备。外婆的床头有个专用电话,早晨可以通知我妈和几个姨妈过来参与“长城建设”,中午可以跟小舅妈讨论用餐问题,晚上还能接到远在北京、杭州、甚至海外的亲人的来电。每次给外婆家打电话,总是能听到外婆兴奋的应答声;每次去看外婆,总是能听到她和不知哪个亲戚聊家常的笑声。外公过世后的这几年,因为电话,外婆的生活还维持着以往的热闹。最近,外婆的腿脚不太好,就更依赖电话了。隔三差五就会按着电话,把一家老小的衣食起居都审查一遍。
        但是,反过来看,有时也是由于有了电话,反倒使人疏远了。现代人很忙,许多事情没时间或者没场合去当面说,就打电话说。但是,电话寥寥数语,能交代事宜,却未必能真正传达情感。比如表妹在杭州工作,个性叛逆的她总是不愿和父母多聊。每次舅妈给她打电话,总是草草敷衍,或者干脆不接。这使得舅妈很苦恼。舅舅也生气地跟我说了好多次。当我到了杭州跟表妹面谈的时候,才发现,舅妈总是习惯于上午或者傍晚的时候给表妹打电话。而那时,表妹不是正在处理工作,就是在挤公交车。显然,大城市的工作压力和生活习惯是舅妈所忽略的。想关心孩子,但却不了解孩子所处环境,即使通了电话,怎知道她手头的纠结的事务,或者正身处怎样的拥挤的人流中呢?不要说刚步入社会的表妹,就连我们这样工作多年的人,也是如此。亲人来电,未必能好好应答。
        不管怎么说,时间和空间的阻隔,让我们不得不依赖于电话这样的沟通工具。接通与挂断之间有着很多期待和无奈。但我相信,电话信号的那一端,总有那么些满怀期待的心灵。也许是多年未见的老友,也许是分隔两地的情侣,也许是难得一见的亲人。他们往往不期待你跟他们聊出多少话题,只要你的号码一显示,那份喜悦已经足够使他们欢欣。只要告诉他们一件事——你很好,一切都好。而那些总给你打电话,却说不了多少的人,其实他们要确定的也只是一件事——你很好,一切都好。
        所以,当你不那么忙碌,不那么恣睢,调出一个轻松的傍晚,翻开电话本或者通话记录。给他/她,他们打个电话。简单几句话,带不来什么实际利益,鸡毛蒜皮的琐事之间收获的却是真情实意。把见不到面,来不及说的那些情绪都表达出来,你会发现,有很多双眼睛一直在望着你,很多双耳朵在听着你。不管你混得好不好,爬得高不高,他们始终如一,从未离开。